1危言危行
[解释]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解释]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解释]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解释]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误用]不能与“不以为然”混淆。
[解释]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解释]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解释]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误用]常被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误用]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解释]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误用]与“景物”无关。
[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解释]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误用]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解释]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用]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样。
[误用]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解释]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解释]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解释]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
[误用]常被误解为反义。
[解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解释]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误用]常与“不厌其烦”误用。
[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