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法规  吟诵推广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中华文化  工作机构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上海大学教授赵彦春为我校师生开展《国语新境界 文化须复兴》讲座
2019-12-09 16:04  

 

6月5日晚,学校有幸邀请到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赵彦春在学术报告厅开展主题为《国语新境界 文化须复兴》的讲座。

IMG20190605203842.jpg

讲座现场

赵彦春认为,国学新境界是相对老境界而言的,在过去,中华文化的解读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复兴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要求。中国是一个有着哲学内涵的国家,但我们所获取的哲学理论大都来自于西方,以至于西方的一些著名哲学家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身为国家的新生力量,当代青年应该有所反思,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怎样讲好一个文明故事。

中文译为外文是从罗明坚开始的,以翻译《三字经》作为开端。尽管西方并没有将我国《三字经》等文化瑰宝的真正内涵翻译出来,但一些浅显易懂道理的流传,恰恰证明了我国的国学文化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与赞赏的。赵彦春提到,在西方译笔下的中国,文学方面,远游的诗神是一个蒙灰的形象;哲学方面,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但为什么西方学者会有这样的感受?中国没有哲学,是真的没有哲学,还是我们的对传统文化复兴的不上心?赵彦春认为,这是中国人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三个阶段,赵彦春着重介绍了西方译者笔下的古典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讲究工整、对仗和押韵,需结合具体的背景才能挖掘内涵。他通过大量西方译者的作品,证明了西方译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并没有深入挖掘其时代意义。赵彦春说到,身为中国作家和学子,应该注重对中国文学的表达,而中国译者,更应该将中国文学的文化魅力,以信、达、雅的方式更好地传播出去,让西方国家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改观西方哲学家对中国没有哲学的看法。总而言之,就是要原滋原味地讲中国故事。

赵彦春还提出,中国译者的翻译存在许多系统上的问题。例如,很多术语有简单化,弥散化的现象,甚至出现用拼音翻译汉语。拼音和英文混杂在一起,难免会引起中国读者的讽刺和外国读者的阅读障碍。一些文字的注释也有歧义,单词使用的不准确也成为中译英系统的乱象之一。赵彦春通过研究多国语言,发现各文明语言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如果中西方的译者乱象继续扩大,谁也不敢保证其中的互通之处不会被漠视。因此,作为中国的新一代,传播、复兴传统文化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最后,赵彦春期望当代大学生都能认真传承、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积累不是根本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方法和能力才是关键。

团委宣传部(绵阳):王刚

责编:兰风

2019年6月5日

关闭窗口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