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7时,学校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理事李守奎作《汉字为什么这么美——与汉字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
李守奎先以一本《美文》引出话题,从汉字与中华文明、汉字的独特性、汉字与中华民族、汉字有多美四个方面,综合叙述了自己对汉字的认识。
在讲述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上,李守奎引用了不同国家三位历史学家的看法,其中都提到只有存在系统、可解读的文字,才能够证明这个民族是进入了文明时代。中国历史五千年,而西方主流历史学术界却只认可三千三百年,其根本原因就在中国并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可解读的准确表意的文字。而要探究这些,就必须要理解什么是文字。为此,他从《说文解字》和《吕氏春秋》开始,介绍到更早的新石器时代的划刻符号,并最终总结出汉字追溯的要点,即事实的证据、文化的阐释、心灵的归宿。
在阐释汉字独特性上,李守奎强调了汉字与西方表音字的不同,汉字是目前为止唯一仍在使用的古典表意字。虽然它没有表音字字符数量少的特点,但内在的稳定性赋予了它超越时空局限的意义传达能力,并最终延伸出中国的历史。西学东进时期,由于近代中国的落后,汉字曾一度遭受非议,认为其数量多、难认、难写,是“中国之所以落后的根源”。但发展的历史最终证明,汉字维系着的是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基因”。
接下来,李守奎谈到了汉字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他认为汉字将不同人种,不同血脉的聚集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从“民族”到“国族”,担当起书面共同语功能的汉字,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我们共同的中国。最后,他谈到汉字之美。结构美、文化美、艺术美、功能美,从创作者到使用者,代代加以完善,形成了汉字这一中华文化的结晶。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相信通过李守奎的讲解,同学们能更好的领略汉字之美以及汉字传承的深远意义!
团委宣传部(绵阳):兰风
责编:敬蕙菱
201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