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法规  吟诵推广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中华文化  工作机构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开展“汉字为什么这么美”专题讲座
2019-04-24 18:04  

 

4月24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理事李守奎作“汉字为什么这么美——与汉字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专题讲座。

7B00D2B3558ACCB0A76AA6972D1_C0DDF322_4D05.jpg

讲座伊始,李守奎以一本《美文》引出话题,并从汉字与中华文明、汉字的独特性、汉字与中华民族、汉字有多美四个方面,综合叙述了自己对汉字的认识。

在讲述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上,李守奎引用了不同国家三位历史学家的看法:一个民族只有存在系统和可解读的文字,才能证明这个民族是进入了文明时代。中国历史五千年,而西方主流历史学术界却只认可三千三百年,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可解读的、能准确表意的文字。而要探究这些,就必须要理解什么是文字。为此,李守奎从《说文解字》和《吕氏春秋》开始介绍,并最终总结出汉字追溯的要点,即事实的证据、文化的阐释和心灵的归宿。

在阐释汉字独特性上,李守奎强调了汉字与西方表音字的不同,汉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仍被使用的古典表意字。虽然它的数量多于表音字字符,但汉字内在的稳定性赋予了它超越时空局限的意义传达能力,并最终延伸出完整的中国历史。西学东进时期,由于近代中国的落后,汉字曾一度遭受非议,不少学者甚至认为,汉字数量多、难认、难写是“中国之所以落后的根源”。但发展的历史最终证明,汉字维系着的是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基因”。

接下来,李守奎谈到了汉字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他认为汉字将不同人种,不同血脉的人聚集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在中国从“民族”到“国族”这一过程中,汉字作为书面共同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我们共同的中国文明。最后,李守奎谈到汉字之美包括了结构美、文化美、艺术美和功能美,创作者和一代又一代的使用者对其不断进行改善,并最终形成了汉字这一中华文化的结晶。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汉字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李守奎的讲解,同学们不仅深度领略了汉字之美,更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应更加努力学好中国优秀文化,担起传承汉字之责。

团委宣传部:兰风

2019年4月24日

关闭窗口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